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北顺城街是沿郑州商城西城墙旧址修建而成的道路,烟火市井气息浓郁,是郑州有名的美食文化一条街。与老城区大多数街道一样,北顺城街也曾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沿街商招简单粗放、店铺外摆随意占道、流动商贩难以管理、停车需求不足以满足、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
2024年,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把握不同季节城市管理不同侧重点,接续开展以“春美、夏韵、秋彩、冬暖”为主题的市容市貌和城市功能设施整治提升活动,推动老城区街道市容形象实现嬗变提升。
为解决道路公共空间、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短板,管城区聘请专业团队高标准设计北顺城街美丽街区项目,对道路城市景观、城市家具、建筑立面和“三行系统”(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进行更新改造,重塑街区环境及店铺形象,改善硬件设施。按照商都历史背景和文化区全域旅游要求,北顺城街项目改造施工融合历史背景和文化元素,结合特色餐饮老店,着重塑造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风貌,保留烟火市井气息。
通过实施路面铺装、交通配套、线缆入地、照明亮化及绿化等工程建设项目,北顺城街步行空间、绿化空间及商业延伸空间大幅度提升,“多杆合一”智慧灯杆等量身定制的“新家具”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道路交互与通行功能,逐步提升通行效率,打造便民舒适的城市空间。
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只是第一步,“改得好”的同时如何“管得好”,是保证老旧街道提质改造之后“历久弥新”的关键。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在占道经营治理工作中,利用疏堵结合的新思路解决老问题,坚持规范文明执法的同时,合理设置便民疏导点,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根据北顺城街人流、车流量较大,停车泊位紧张,占道、突店经营突出等真实的情况,管城区城市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现场走访调研进一步摸清占道乱点,向周边群众问计问需理清痛点。按照“便民利商、疏堵结合”原则,采用主动挖掘招引和合理疏导引入等方式,将有夜间经营需求的各类路边摊点、流动商贩及沿街外摆门店集中至街区范围,增加固定摊位39个、移动摊位60个及沿街门店外摆18处,形成了包含特色餐饮、非遗文创、潮流品牌、文化演绎的合理业态布局,建成具有古韵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北顺城街便民服务点,有效解决各类商户的夜市摆摊难题,同时满足市民游客的消费需求。
针对夜间餐饮经营集中的情况,郑州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管城区城市管理局深入推动占道经营治理各项任务,合理配比执法力量,在高峰时段增派人员,加大对违规占道经营的巡查整治力度。对于在整治中发现的油烟扰民以及餐厨废弃物擅自处置等别的问题,执法人员同步依法查处、跟进整改,确保夜间餐饮经营便民不扰民。
依托全市城管系统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机制,郑州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管城区城市管理局、属地街道办事处协同发力,积极向北顺城街沿街商户及游商宣传倡导规范经营。执法人员深入街道,对流动商贩和沿街商户讲解城市管理法规规章,有效增强商户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月以来,四川省绵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开展城区停车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预计持续至4月。
近年来,西安、营口等地引进“数字哨兵”,应用于燃气管网监控、电瓶车充电安全和公园管理中。通过集成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这些“数字哨兵”能精准捕捉并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为城市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日前,陕西省西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布智能建造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指南,从组织与策划、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施工、绿色低碳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指导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智能建造。
“这回拿到钥匙,心里才真正踏实了。之前还担心买到了‘烂尾楼’,幸好政府及时出手相助,帮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大难题!”“终于交房了,不然只能每天干着急。”……近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万科金域悦府3.1期项目交付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业主们纷纷赶来办理交房手续,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近日,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锦绣江南小区的居民李先生和家人将一面印有“全心全意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当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表达对执法队员暖心服务的诚挚感谢。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城管部门邀请专家,围绕“AI赋能智慧城市管理”“Deepseek城市数字化新引擎”开展专题讲座。